饭囊酒畒
3周前 (06-10)6
fàn náng jiǔ wèng比喻只会吃饭喝酒,不会做事的人。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诫兵》今世上大夫,但有读书,即称武夫儿,乃饭囊酒畒也。”~纷纷是,谁赏蒙山紫笋香。★宋·陆游《效蜀人煎茶戏作长句》...
不过尔尔
3周前 (06-10)8
bù guò ěr ěr尔(前)如此,这样;尔(后)通耳”,罢了。不过这样罢了。有轻视人的意思。《宋史·沈辽传》使我自择,不过尔耳。”明·胡应麟《诗薮·杂编六·中州》金人一代制作不过尔尔。”白狼竟露布讨袁,斥为神奸国贼,文辞工炼,相传为陈琳讨曹,~。★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四十回...
不足为据
3周前 (06-10)6
bù zú wéi jù足够得上;据证据。不能作为依据。宋·刘安世《论蔡确作诗讥讪事第六》诗板是明白已验之迹,便可为据;开具乃委曲苟免之词,不足为凭。”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鲁迅《且介亭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残膏剩馥
3周前 (06-10)7
cán gāo shèng fù残剩余;膏油脂;馥香气。比喻前人留下的文学遗产。《新唐书·杜甫传赞》唐诗人杜甫,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他人不足,甫乃厌余,残膏剩馥,沾丐后人多矣。”君之文非不如人,今彼籍吾~者,取青紫如捡荠。★明·宋廉《梅府君墓志铭》...
唇腐齿落
3周前 (06-10)8
chún fǔ chǐ luò比喻读书讽诵极为勤苦。汉·东方朔《答客难》今子大夫修先生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记,著于竹帛,唇腐齿落,服膺而不可释。”多立小数,一经至数百万言。致令学者难晓,虚诵问答,~而不知益。★《隋书·经籍志一》...
登峰造极
3周前 (06-10)6
dēng fēng zào jí登上;峰山顶;造到达;极最高点。比喻学问、技能等达到最高的境界或成就。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不知便可登峰造极不?然陶练之功,尚不可诬。”到了清末,梁启超先生的新文体”可算~。★朱自清《经典常谈·文第十三》...
东南半壁
3周前 (06-10)9
东南半壁,发音 dōng nán bàn bì 释义 半壁:半边。指长江中下游及其以东、以南的半边江山。 出处 元·施君美《幽闺记·虎狼扰乱》:“金朝那解番狼将,血溅东南半壁天。” 示例 身经百战兵不饥,士气激发倍骁悍。以此克奏保障功,东南半壁推屏翰。(清·杭世骏《榕城诗话》下卷引吴廷华诗) .....
情有独钟是什么意思
3周前 (06-10)7
情有独钟,拼音qíng yǒu dú zhōng注音ㄑ一ㄥˊ 一ㄡˇ ㄉㄨˊ ㄓㄨㄥ解释钟:汇聚,专注。对某一事物特别喜欢。出处季羡林《大觉寺》:“我为什么对大觉寺情有独钟呢?”例子张贤亮《出卖“荒凉”》:“冯小宁等大陆几代天才的艺术家及港台很多电影电视著名导演才对镇北堡情有独钟。”用法作谓语、定语...
于心何忍
3周前 (06-10)7
于心何忍,拼音yú xīn hé rěn注音ㄩˊ ㄒ一ㄣ ㄏㄜˊ ㄖㄣˇ解释怎能忍心。即内心不忍。出处明·王世桢《鸣凤记》第十六出:“若如此,杨公命尽此刻矣!我和你不惟不能救,且监斩他,于心何忍。”例子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7卷:“倘然葬江鱼之腹,你别娶新人,于心何忍?”用法作谓语;指不忍心。感...
谁怜越女颜如玉下一句
3周前 (06-10)7
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诗句】谁怜越女颜如玉,贫贱江头自浣纱。 【出处】唐·王维《洛阳女儿行》。 【翻译】谁来怜爱貌美如玉的西施, 她出身贫贱,在那江头独自漂洗棉纱。 越女:指春秋时越国美女西施,贫贱时 曾在江边浣纱,后被越王勾践选中献给 吴王夫差。颜:容颜。浣(huàn):洗。...
春如江水绿如蓝
3周前 (06-10)8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诗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出处】唐·白居易《忆江南三首·其一》 【意思】太阳出来,江边的鲜花比火 还红;春天到了,江水绿得跟靛蓝一样。 江花:江边的花。蓝:靛蓝,一种深蓝色 的染料,用蓼蓝的叶子发酵制成。 【鉴赏1】太阳从江...
神魂颠倒
3周前 (06-10)8
shén hún diān dǎo神魂精神,神志。精神恍惚,颠三倒四,失去常态。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六小娘们多有爱他的,奉得神魂颠倒,连家里也不思想。”无...
耳鬓斯磨
3周前 (06-10)7
ěr bìn sī mó鬓面颊两旁近耳的头发;厮互相。形容亲密相处的情景(多指小儿女)。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九回宝玉思及当时姊妹耳鬓斯磨,从今一别,纵得相逢,比不得似先前这等亲热了。”无...
犯而不校
3周前 (06-10)7
fàn ér bù jiào犯触犯;校计较。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论语·泰伯》以能问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惠养民道~,何以罚为?”大家微笑,各自散去。★清·李绿园《歧路灯》第五十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