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洛阳纸贵
4周前 (06-25)5
洛阳纸贵,拼音luò yáng zhǐ guì注音ㄌㄨㄛˋ 一ㄤˊ ㄓˇ ㄍㄨㄟˋ解释因为抢着抄写左思的《三都赋》;以致洛阳的纸价高起来了。形容写文章、著作广泛流传;风行一时。出处《晋书 左思传》:“于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例子人说“洛阳纸贵”,谁知今日闹到“长安扇贵”。此时画的手也酸...
杜隙防微
4周前 (06-25)5
dù xī fāng wēi杜隙杜绝疏失。杜绝疏失,防患于未然。明·陈子龙《整饬京营疏》择才望大臣素为都人信服者以统之,弹压维制,杜隙防微,亦不为无助也。”无...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4周前 (06-25)5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诗句】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出处】唐·白居易《长恨歌》 【翻译】上天寻到碧落,地找遍黄泉,两处渺茫都没有寻见。 【译注】找遍天上和地下,到处茫茫 一片,不见杨贵妃的灵魂。穷:穷尽。 碧落:碧空,天空。黄泉:地下的泉水, 指地底下。 【举例】穷: 尽。...
斗鸡走狗
4周前 (06-25)6
dòu jī zǒu gǒu使公鸡相斗,使狗赛跑。指旧时剥削阶级子弟游手好闲的无聊游戏。《史记·袁盎晁错列传》盎病免居家,与阊里淝枕,相随行斗鸡走狗。”虽然应名来上学,亦不过虚掩眼目而已,仍是~,赏花阅柳为事。★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
蔽明塞聪
4周前 (06-25)13
bì míng sè cōng蔽遮;聪听觉灵敏;明看得清楚。蒙住眼睛不看,堵塞耳朵不听。指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宋·曾巩《洪范传》夫然,故蔽明塞聪,而天下之情可坐而尽也。”无...
兵多将广
4周前 (06-25)7
bīng duō jiàng guǎng兵将众多。形容军队人员多,兵力强大。元·郑廷玉《楚昭公》第一折凭着俺这里兵多将广马壮人强,量吴国姬光到的那里,就怕着他哩?”小人觑探梁山泊~,武艺高强,不可轻敌小觑。★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五十四回...
峡口送友人
4周前 (06-25)5
司空曙《峡口送友人》,司空曙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这首诗写长江峡口送别友人,当是在剑南节度使韦皋幕中任职时所作。首句入手擒题,点明送别的地点、景物和季节。诗人峡口送友,见落花纷飞,想到春将归去,自然有春将去也、人将去也的惜春伤别之感,故而第二句直接吐露出“天...
侯门似海
4周前 (06-25)5
hóu mén sì hǎi王公贵族的门庭像大海那样深遂。旧时豪门贵族、官府的门禁森严,一般人不能轻易进入。也比喻旧时相识的人,后因地位悬殊而疏远。唐·崔郊《赠去婢》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中;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无...
栎阳雨金的意思
4周前 (06-25)5
栎阳雨金,拼音lì yáng yǔ jīn注音ㄌ一ˋ 一ㄤˊ ㄩˇ ㄐ一ㄣ解释《史记·秦本纪》:“扞献公呴十八年,雨金栎阳。”张守节正义:“言雨金于秦国都,明金瑞见也。”后因以“栎阳雨金”喻意外的恩赐。出处《史记·秦本纪》:“扞献公呴十八年,雨金栎阳。”张守节正义:“言雨金于秦国都,明金瑞见也。”例...
假手于人
4周前 (06-24)5
jiǎ shǒu yú rén假利用。借助别人来为自己办事。《尚书·伊训》于其子孙弗率,皇天降灾,假手于我有命。”《后汉书·吕布传》诸将谓布曰‘将军常欲杀刘备,今可假手于术。’”无...
举无遗策
4周前 (06-24)6
jǔ wú yí cè举提出;策计谋、办法。提出的计谋没有失算的。形容足智多谋。《淮南子·主术训》万举而无遗策矣。”盖~,而天下皆知其不可当也。★宋·陈亮《邓禹》...
高屋建瓴
4周前 (06-24)5
gāo wū jiàn líng建倒水,泼水;瓴盛水的瓶子。把瓶子里的水从高层顶上倾倒。比喻居高临下,不可阻遏。《史记·高祖本纪》地势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革命的豪情和革命的气魄,使他的史剧气势恢阔,振摆超腾,~,雄浑奔放。★《郭沫若剧作全集编后记》...
只言片语的意思
4周前 (06-24)5
只言片语,拼音zhī yán piàn yǔ注音ㄓ 一ㄢˊ ㄆ一ㄢˋ ㄩˇ解释个别词句或片断的话。出处张洁《沉重的翅膀》:“让谁听了只言片语,给你来个断章取义,你受得了吗?”例子其中或者有只言片语可采,敬烦删定。(高阳《胭脂井》)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很少的话。感情只言片语是中性词。繁体隻言片語...
打闷葫芦
4周前 (06-24)4
dǎ mèn hú lu闷葫芦比喻难猜解而令人纳闷的话或事情。指猜测令人纳闷的话事事情。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仙姑》恐泄漏天要,便掩了卷册,笑向宝玉道‘且随我去游玩奇景,何必在此打闷葫芦。’”无...
落叶归根
4周前 (06-24)5
luò yè guī gēn飘落的枯叶,掉在树木根部。比喻事物有一定的归宿。多指客居他乡的人,终要回到本乡。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五叶落归根,来时无口。”~,丰城剑回。★明·王世桢《鸣凤记》第三十八出...